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美食」標籤的文章

童年回味的豆沙餅

圖片
最近學妹送我一包從家鄉帶回來的頭沙餅,我當下高興極了!這已經有8年沒吃到的豆沙餅。我的腦袋裡突然回憶起那個味道,那種童年的味道。 這種豆沙餅好像只有新馬才吃得到,在台灣還買不到呢!餅內的餡是綠豆沙做的,裡面還加了一些道地的新馬香料,吃起來比起台灣的豆沙餠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在豆沙餠的外皮吃起來脆脆可口的滋味,還帶有一點烤香蛋黃的味道。這樣的餅皮,在台灣好像還沒發現過。台灣的豆沙餠號稱為月餅,外皮是軟軟白色的,和我們新馬的豆沙餠比起來就是兩種味。 掀開著傳統淡紅色的包裝紙,那股味道防佛從我家飄到台北來一樣。心情很開心,咬下去的感覺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有時放工回家時買回家的豆沙餠。當年家裡窮,能吃到這種豆沙餅就相當興奮了。
圖片
我昨天沒有高潮,只是突然心血來潮而已,買了一些材料準備動手做家鄉小吃「咖哩角」。很難得我會有這股衝動,記得上次在台灣做這個小吃時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 好吃!這次做的咖哩角真得很好吃。簡直就像是從老家帶回來的Karipok(咖哩角)。味道跟皮肉餡都恰當好處,果然有所進步,真的很為自己鼓掌。 前一天晚上就買好了材料:馬鈴薯、麵粉和洋蔥。當然,還要加上我從馬國帶來的咖哩料理一起烹調,這道美味全世界的新馬道地美食才會在台北這個地方出現哦! 我整整花上五個小時製作這個小吃。單單準備餡料就要花上兩個小時;搓麵糰加上發酵時間就要花上兩個小時,還有炸的過程也要半小時,全部加起來都花上近五個小時,真了不起喔。 我只做了20個咖哩角,自己就吃了午個。晚上送了10個到公司去請同事吃,不到半個小時,就吃完了。大家都說非常好吃,可以在台灣擺攤賣咖哩角,一定可以大賣。哈哈哈! 了不起!突然間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抱持著媽媽的手藝,都是媽媽教得好,人在異國都可以吃到媽媽的拿手味道。下次我要做什麼來吃呢?拭目以待吧!

馬六甲的雞飯粒

圖片
我十多年沒到馬六甲,最讓我懷念的東西除了當地的娘惹美食,還有那非常好吃、非常獨特的「雞飯粒」。 雞飯粒和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的味道幾乎一樣。但是馬六甲的雞飯粒和其他雞飯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它的外形,有如乒乓球的大小,金黃可愛。如果從高空上丟到桌上,它還真的像乒乓球那樣具有彈性,一跳一跳地好玩極了。 當然,雞飯粒是用來吃的,在桌子上玩成何體統啊?老闆娘會依個人的份量,把5到10顆的雞飯粒放在盤中送到客人的面前。但是別忘了我們的主菜「雞」,這順滑美味的白斬雞配上一些黃瓜片,在搭上馬國的酸辣醬料,哇!這美味的佳餚配上一顆顆的雞飯粒,一口放進嘴裡,你就會感受到那股雞飯的香味、雞肉的順滑、辣椒的提味,還有那口中咀嚼咀嚼的口感。我一直都忘不掉那個味道,好吃! 在馬六甲像這樣的雞飯粒店面不會超過五家,而且每家經常座無虛席。但是據我的發現最古老最正宗的只有「和記」這一家,它是最早也是第一家在馬六甲售賣雞飯粒的飯攤,現在他們也已經成為家族生意了。據了解,這樣的雞飯粒全馬來西亞只有馬六甲才吃得到,也就是這裡最特別的當地美食。許多旅客都聞名而來,品嚐這道到地美食。

好吃的麻辣鍋

有一天晚上下班後,老闆約我一起出去吃宵夜,我們來到了台北市一家有名的餐廳「鼎王麻辣鍋」。這間店雖然據說很有名,但是我卻沒聽說過。來到了這家餐廳後還真的讓我吃驚,裡面的裝潢古色古香,很有中國風味。已經是晚間11點了,裡面的客人還是高騰滿座。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服務員,幾乎都是女生,他們的服務方式很親切。穿著唐裝,跟客人接待後還會來個九十度的鞠恭,太特別了。 對於這裏的餐點當然讚不絕口了。主要的還是那熱騰騰的麻辣火鍋,好吃極了!我們點了一些招牌菜和牛肉,大夥兒就這樣在鍋裡唰牛肉。熱滾滾的麻辣湯燻得我們全身是味,新鮮的牛肉就在我們的口齒間咀嚼。好吃!就是好吃!

回味的早餐,馬來西亞的華人小吃

這就是小時候經常吃的早餐。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經常會吃得到的中視早餐「海南咖啡、加上港式大包和糯米雞飯」。 這種海南咖啡的味道只有新馬才喝得到。那種香香濃厚的咖啡香,裝在傳統的陶瓷杯裡,外面流出一點點的咖啡,很有傳統的味道。 糯米雞是新馬華人的傳統小吃。他就是用鐵碗來烹煮的,裡面塞滿了許多的肌肉塊,加上糯米飯及醬料一起蒸熟,就是那麼可口,那麼好吃。 大包更是不用說了。台灣的大包也比不上。新馬的大包裡面包裹的是雞肉和雞蛋。肉滑、還配上很多道地的醬料包裹,美味極了。

KIKI美食不錯吃

如果您問台灣知名藝人陶晶瑩開了一間什麼樣的餐廳,我能回答你,是一間具有流行風味的餐廳---KIKI。 這間餐廳在台北市地區就有很多家分店。裡面的食物也不便宜,但是就是很有特色。除了一些家常小菜,就是還增添了一些美味豐盛的佳餚。 蒼蠅頭、魚頭鍋、鹹魚炒飯是他們的拿手好菜。許多老饕在下班時間或假日期間都來這裡解決三餐。有時候現場去都沒位子呢。人潮排得滿滿滿。 KIKI 室內裝潢也很有外國風。什麼風是看不出來,就是很有氣憤的樣子。在裡面小酌片刻,和好友談天說地也是一種很放鬆心情的時刻。

杭州小籠包值得推薦

這次我要推薦位於台北中正紀念堂旁的一間有名小吃「杭州小籠包」。這家店晚上時間非常的熱鬧,許多老饕都會來這裡品嚐美食。尤其是他們的小籠包可以和鼎泰豐的小龍湯包媲美。 這間店雖然沒有冷氣、沒有豪華的裝潢,卻仍然可以吸引很多台北的客人經常來這裡吃宵夜。我也吃了好幾次呢!他們除了有最有名的小籠包之外,還有肉捲、酸辣湯、鍋貼等等,就是非常好吃。 有時候,外國旅客來到台灣,我都會帶他們來這裡吃宵夜,他們都會覺得不錯吃呢!

懷念的味道--路邊漢堡

小時候經常吃的路邊美食「馬來人的漢堡」,熱騰騰的羊肉塊、加上雞蛋和蔬菜,淋上紅紅的甜辣醬,就變成了一個好吃的漢堡。 這個漢堡看起來不怎麼樣雅觀,但是他很便宜,也很好吃。每咬下去的那一口就有著豐富的飽足感以及美味的醬汁衝灑在嘴巴裡,很香很香。肉塊與蔬菜的咀嚼、醬汁與口水的混合,那個味道就是小時候懷念的味道。 這樣的路邊漢堡只有在馬來西亞才看得到,也只有馬來人在賣的小吃。一個漢堡的價錢不貴,也才新加坡幣5毛錢罷了。有時在路邊看到這樣的小吃都會順便每一個邊走邊吃,好吃極了。

台北有個傻瓜面

圖片
台北有個傻瓜面,吃了會不會變成傻瓜呢? 這種面在台北很有名,據了解是早期鄉下人常吃的一種古早面食。就是用簡單的麵線配上醬汁和辣油、蔥,撈一撈就能入口的麵線。最早據說是在1950年,來自福州的榮民開始在台北市小南門店所製作,所以又被稱為福州乾麵。後來由於深受大家的喜愛,現在台灣不少地方都用這個名稱稱呼這種簡單的麵食「傻瓜面」。 至於為什麼叫傻瓜面呢?本人卻不是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資料大家都眾說紛紜。不管這種面會如何的傻,對於我來說,簡單的面也能讓我喜歡還是很少見。因為它的三種配料:醬油、辣油、再加上乾辣椒和蔥,簡直就是完美的搭配,讓整碗麵在沒有其他菜料的時候,反而覺得很好吃、很爽口。 現在如果要在台北市吃這樣的傻瓜面,還會有其他的選擇,例如綜合丸湯、小菜等。簡單的幾道小菜,配上主食傻瓜面就是一到豐富的一餐了。

台北竟然還有10元大包

圖片
大發現喔,在物資價格上漲的時候,竟然還可以發現平均十元台幣的大包。它就位於台北市崇德路上的「六張犁大包」店。 這裡賣的包已經很有名了,沒想到自己親自去買來吃時,竟然發現他們的包子包羅萬象。有油而不膩的肉包子、傳統豆沙包、筍子包等等,都是大大的,買兩個來吃就能飽足一餐了。 我買了三個肉包、三個豆沙包....,不是我要吃的喔,是順便幫同事買的,全部才七十五元新台幣。有沒有很便宜?!!! 包子的外皮很飽滿,酥酥的,裡面的料更是不得了。熱熱時咬在嘴裡真是香得不得了,真想多吞幾個。

美食推薦:四川菜在台北信義區

圖片
最近發現了一家四川菜還不錯吃,可以介紹給大家分享。位於信義區的一家「四川吳炒手」,生意非常形容,每次上門都能看到很多饕客前來等候,就連外國人也會到。 我第一次吃,感覺就很美味。餐廳裡的菜色的確具有四川的味道,口味也很重、很香。就如紅燒獅子頭非常的大顆,一盤就夠四個人吃了。還有他們的紙牛肉片、魚蘇、雞湯等都讓人垂涎三尺。在品嘗這些美食之虞,再配上杯啤酒,很能讓胃口大開。 我來吃的這天,還看到了前民進黨政客羅文家也來這家餐廳吃飯。可想而知這裡的菜色早已經吸引了許多的政商名流前來光顧。

一條巷子隱藏一家好吃的異國式義大利麵

圖片
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的一條小巷子,有一家不錯吃的義大利麵舖。它的名字就叫「巷子義大利麵舖」。走進窄窄的小巷,一間不那麼起眼的麵舖,隱藏了異國口味的義大利麵,好吃極了。 印度口咖哩口味、台式的酸辣味等等其他美食都能試一試。老闆端出來的一碟碟義大利麵都有夠大碗。醬料夠味夠多,一定吃得飽飽的。 我喜歡他們的咖哩海鮮義大利麵,不僅夠辣、夠香、夠有口感,多到吃不完。有空會再邀約一些好朋友一起去品嚐這樣的美食。

台北也有泰緬街

圖片
位於台北南勢角捷運站附近的華新街上,有一群來自東南亞的泰緬人士在這裡聚集活動。這條街已經成為一大特色,許多東南亞的美食以及人種都能在這裡發現,這裡仿佛來到了新加坡的文化老接,可以吃到道地香辣的咖哩、馬來美食、泰國美食、緬甸美食等、還能看到東南亞人在走廊聚餐聊天的景象。很讓人熟悉,讓人回味。 一位學長,突然邀約我到這條街看看,果然讓我很開心,自己就好像回到了新加坡,每家店面都賣著香噴噴的咖哩、小時候吃的點心、媽媽常煮的美味佳餚。很有家的感覺。 雖然這裡的人都是緬甸泰國的人居多,但是這裡的佳餚普便上都是我們東南亞人吃的美食。很回味,很開心。台北還能找到這樣的地方,真讓我驚喜。

印度風味在羅斯福路

圖片
我發現了一家很好吃的印度料理,就座落在台大校園正對面的羅斯福路上。店面在二樓,從小小的樓梯上門,就可以看到裡面都是具有南洋風味的桌子和椅子,還有一股印度味。 餐廳裡的美食,也真好吃。勁辣的美食、金黃色的椰子飯、可口的印度甜品,再加上一杯印度奶茶,真是讓味蕾仿佛來到了印度鄉間的味道。 我喜歡他們餐點的辣。的確很辣,值吃還會冒汗,讓人震撼不已。的確,他們的料理的確採用印度道地的香料配置烹煮,讓整道美食格外美味。 有機會我也會帶好友去品嚐這間印度料理;如果不能吃辣的朋友還得要三思哦。

美味的餐廳可惜要關門了

圖片
發現了一間法日料理餐廳「立花」,位於台北市的某一條小巷。裡面的餐點採法國式以及日本是的料理配方,結合了兩種異國的風味特色,製作成道道美味佳餚。 餐廳中,最讓我回味的是那道用起司製成的「雞蛋卷」,在充滿雞蛋味道的同時,還能品嘗到濃郁的起司味。這個料理非常簡單、好看,也很好吃。 其中,照燒雞肉也是不錯的佳餚。新鮮的雞肉被炸成香脆可口的口感,上面還加了一些配料,不僅吸引了視覺,也吸引了味覺。 可惜,店主說這間店只開到今年的十一月二日便停止營業。理由是主廚想繼續進修,學習更多的料理來滿足更多人的味蕾。 店主表示,未來想品嘗類似的料理,可以到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20巷1-3號的「日式Tapas」品嚐。

不能多一顆;不能少一顆

圖片
不說也許很多人不曉得,台灣知名好吃的道地小吃「鮮芋鮮」甜品店,所賣的每一種甜點種類中的素材都有規定的份量。裡面每一顆芋泥球、湯圓、或其他口味的材料,老闆都有所規定,甚麼不能多,哪些不能少;甚麼該要幾顆,若材料不足,整份甜點都不能賣給客戶。 我等了很久,服務員說:「不好意思,要等一下,因為芋泥沒有了,要等...」 我便說:「不是吧?你們還有這樣的規定哦?那麼不是要等很久?可以用其他代替嗎?我趕時間...」。 我這才發現,原來「不能多一顆,不能少一顆」的經營方式,也能讓每一份的甜點都能具有同樣的份量、同樣的品質,使得「鮮芋鮮」這個知名的甜點品牌,在台灣打響了全台灣人的味覺,開起了上百家的連鎖分店。

在台北喝抹茶Latte一大享受

圖片
我喜歡台北的Starbucks咖啡館,通常一個星期內都會去上兩至三次。大家說:Starbucks喝咖啡是非常高尚的享受。我卻覺得還好。也只不過拿著一杯咖啡、捧著一本書、開著筆記型電腦,或跟好友聊天來打發時間的地方而已。 我一般都不喝咖啡,在這裡我只選擇抹茶Latte。我喜歡那個味道,據說還能養身(裡面的綠茶粉有益身體)。天氣熱時我喝冷的;天氣冷時我喝熱的。我就是喜歡這個味道,陪伴我做我想做的事情:看書、上網。 窗外,是台北市的交通大道,有很多車、有很多人。片刻的休息加上怡情養性的室內音樂,真的很放鬆。在咖啡館坐上兩個小時,感覺很充實。就是很奇怪,會有這種感覺,在家即使喝著咖啡,也不會有這種感覺。 根據服務員透露,Starbucks的抹茶Latte的綠茶粉一般在市場上是買不到的。所以即使在家裡用鮮奶和綠茶粉沖泡也泡不出那樣濃郁與美味。難怪之前看到他們只用鮮奶和綠茶粉輕鬆泡製,自己卻做不到一模一樣的香甜。原來他們所採用的綠茶粉跟台灣本土製的不同,這些綠茶粉是來自日本特製的,裡面的綠茶粉還添加了糖粉等之類的素材,而且充泡起來很快就混合在鮮奶裡。 我都建議好友們嘗試喝喝這個飲料。在放鬆心情時也能品嘗不一樣的綠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