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電影」標籤的文章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圖片
看了2021年初的第一部電影,迪斯尼動畫SOUL《靈魂急轉彎》。這算是一部給大人看的電影,沒有活到40歲的成人可能沒辦法體會影片當中每一個心境。我只能說這是一部人生哲學課,一部看了重新反思自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超脫的動畫呈現方式 不像以往迪斯尼動畫的故事呈現,這次的作品結合了現實與抽象畫面的靈異情境對話,讓我們看到了“當我活著”vs“當我死後”的對話。作品中的配樂雖然沒有很讓人深刻,但跟著爵士樂的現實以及魔幻般的電子樂節奏,讓故事的脈絡思緒沒有一份的停頓與斷片。也許是夢、也許是真的,讓我們從天堂中看到自己過去人生的歷史。想改變過去嗎?怎麼辦呢?死了後如何回來扭轉呢? 當我死後是不是也能有機會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 電影中的主角在意外中死掉了。隨後去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天堂或地獄),回頭看看自己過去的一生,隨後將邁向投胎的路程。我當下的感受是:換成是我,我將會看到什麼樣過去的自己:無聊、沒意義、傻傻地虛度的一生?我這幾十年的人生就這樣拜拜與白白的過了嗎?不,在我現在才開始下半段的人生(今年40歲),我回頭看看我這40年的自己,雖然沒什麼大事業,但我認為這些年都是讓我準備自己,學會如何開始展開自己的人生,好好的為自己生活。接下來的40年,我要把我實踐我的人生價值;體驗我的人生意義。 小魚以為是大海,其實在有水的地方活著罷了 劇中這個段落讓我印象深刻,也就是人生中追求的夢想,即使努力達到了也就是那樣,沒什麼特別。回顧我青年時的際遇,我有些理想達到了,進入了社會後,回頭看看也不過就是那樣,傻傻的追求了那個目標,然後呢?夢想往往都是美好的,以為達到了就可以改變一生,在眾人面前得到了面子或光環,其實就是只有那剎那間的喜悅,在大家當下中的掌聲結束後,還是原來的你,我們實現的夢想只是要在眾人面前獲得掌聲嗎?其實生活還是要繼續過,夢想的追求與成就的達成不要到最終只是一種“虛榮”,這種感覺真的很空虛。我的小結論是:人生的夢想或理想,是讓自己證明自己的能力,達到了目標也就是去感受過程的智慧,至於結果成功與否不那麼重要,當然盡所能去成功是一種喜悅,但盡力就好。達到了每一個目標就是一個成長的階段,再去創造下一個新夢想與目標,這也許就是生活的動力與意義,當下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人生“火花”是什麼? 我們很慶幸活在地球上體驗色彩斑斕的生活;我很開心我在這個人世間能走...

【活出自己,生命短暫】

圖片
昨晚在Netflix看了2020一部好片:PROM。裡面很多大卡司的演員集中在一起,推波新人的一部電影,其中也希望藉由老前輩的肯定與鼓勵,鼓勵年輕人勇敢站出來,正視自己性傾向的人生,即使自己是同志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無論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都是上帝的恩慈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要害誰。即使自己喜歡的對象是同性別的,也不是意味著天生就要害誰。這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幸福與喜愛。因此“刻板印象的異性戀才是正常的,繁衍後代才是組織家庭的主要理由”都是錯誤的觀念了。愛不分性別,大家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尋求愛的意義與權利。 同性戀者經常活在別人眼光不得自己 有些前輩即使結婚了都是為了社會與家人的壓力不得不成家生子,到後來背負著一種責任與壓力維持生活的和諧與幸福,感覺這一生都是為別人生存,而不是為別人生活,為什麼那麼累呢?愛情與家庭應該是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意味著滿足家人的可望、社會的眼光而去委屈求全。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的。無論同性還是異性,選擇自己想要過的家庭生活才是正確的,才不會到後來造成家庭不和諧、大家的煩惱、離婚等窘境。 繁衍後代留給異性戀;世界和諧與歡樂交給同性戀吧 傳統的觀念中繁衍是由異性的結合才可行,成家就變的必然的目的。但社會上不應該只想到繁衍,我們不是石器時代的人類了,我們還有很多生活方式值得去體驗與享受。世界上與社會上很多事情需要更多人來支持與調劑,例如娛樂、藝術、生活樂趣等,這些就交給沒有孩子煩惱的同志朋友吧,他們都具有豐富的創意、靈感、活力與創新的思維,有更多時間創造更多生活的新鮮事。我相信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必有他的功能與價值存在。 父母與家庭成員多多支持同性戀的孩子們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潛在同性戀思維。喜歡是不分性別的,例如有時喜歡藍色;有時喜歡綠色;有時喜歡白色等。不要帶著有色與傳統的思維阻止任何人去喜歡他們所喜歡的性別。無論任何性向的人類都會相互吸引或物以類聚,我們必須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自己的所愛吧。我們不應該阻止;應該要做的是提醒他們在尋找所愛的道路上,要學會保護自己,以及不要傷害他人為前提,好好遇到適合自己的好對象。無論性別無論伴侶,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過一生。 生活可以很簡單;幸福可以很容易。 我們每天都在別人眼光下生活;我們每天都在家人嘴邊下生存;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聽到自己心裏的聲音,為自己的快樂的活下去呢?我們為誰活著呢?...

2013 第一部推薦電影「無敵破壞王」

圖片
超好笑!超好玩!元月 1 日讓我捧腹大笑的迪斯尼動畫「無敵破壞王」我一定要大力推薦好朋友們去看。這可以算是我看過迪斯尼動畫中最具創意的一部作品,以我們年少時玩的電玩主角,串聯每一個不同電玩的人物,結合一個不可思議的勵志故事。 反派永遠都是壞人嗎 ? 男主角破壞王要證明這一切。雖然在電腦遊戲中扮演反派,但是他也會是一個好的角色,如果沒有他這個遊戲就不會完美;少了他這個遊戲社會就不會成立。因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第一個啟示是:別歧視社會上的反派人物,他們會是我們社會中一個很有功能,很有地位的佼佼者。 別忘了自己是這個遊戲的主角。破壞王認識了一位很調皮的小「突波」,從小就嚮往跟遊戲的夥伴一起賽車,贏得冠軍。但由於被別人認為不屬於這個遊戲的突波,卻努力的想盡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也許旁人會覺得她還是不要去攪局破壞別人的遊戲世界,但往往旁人卻不了解其實她才是這個遊戲的主角。從這個小故事中,給了我們第二個啟示:別看低自己的能力,也許你就是這個遊戲的閃亮之星。 故事中還穿插了很多好笑的小故事。我只能說導演很厲害的把不同世界的遊戲人物串聯得淋漓盡致,超乎你的想像。同時也讓我重溫年少時玩的動畫卡通,讓我新年的第一天回味年少時的快樂與天真。

勇敢的跳出去吧

圖片
一部由周星馳指導,充滿激勵人心感人的歡樂電影,講述一位村姑勇敢地往大城市《跳出去》(JUMP),堅持樂觀的自信實現自己的理想。這部電影非常讓我感動,也一再的提醒了我為自己的理想堅持。也讓我解答了一些人生的真諦。 誰說窮人不能有出頭天? 我也是鄉下長大的孩子。看到這部電影時,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鄉下有很多人都很想往大城市裡去,不管是工作還是深造,為的就是能讓自己的未來、家人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窮人家要到大城市討生活其實不簡單。在口袋沒有足夠的銀兩,到大城市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其實是一件很苦的事。想當年我也是如此。為了像電影裡面的村姑勇敢的在大城市踏出第一步,我受了很多的苦、眼淚、沮喪。 現在回想起來,窮小孩的確很天真。就是有一股衝勁、天真、勇敢追求夢想的毅力,也真的會有一天改變整個生活。我現在也像村姑那樣,改變了自己、改善了家庭生活。 理想不能當飯吃? 「理想不能當飯吃的啦,還是腳踏實地的好,要追求理想也要講條件的嘛!這就是命,看看自己是怎麼樣環境長大的….」。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當我看到村姑被宿舍婆說了這番話後,我的心情也剎那間和村姑的感覺是一樣的:理想真的不能當飯吃嗎? 我仍然在一個大城市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時真的覺得很無奈,往往在追求的道路上不如自己的預期。有時回頭也會問自己,我所做的一切值得嗎?我的命是不是不如別人,為什麼老天爺總愛作弄人,讓我經歷那麼多的障礙,讓我的理想遲遲不能實現? 當時看到這一幕,我真的和村姑一樣哭了起來。村姑也很無奈的觀望別人的成功與快樂、也在無奈的回去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我何嘗也不是這樣? 放棄很簡單;堅持很困難? 我以前也像電影裡面的村姑一樣很開朗、很快樂、很會玩。不管天高地厚,想要什麼就去嘗試。這樣的心情是否已經消失了? 在大城市打滾,難免會碰到別人的討厭、鄙視、侮辱或看不起。但是身為窮人的我們經常都要容忍、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被人騙。回想起來,這就是人生。什麼都有第一次。村姑的爸爸也這樣說:很多不愉快的事,很快就會忘記的。什麼都有第一次,這就是人生啊! 村姑說得沒有錯:放棄其實很簡單,但是想要為自己的理想堅持卻下去往往是很困難的。只要自己相信自己想要的,一定會有機會成功。(還記得電影裡面的村姑一直偷學舞步,一時的機會讓她大展武藝)。 有天賦就好好的努力下去! 若在某專業上具有天賦的人而不好好的珍惜,持之以恆的努力下去就真的對不起自己...

電影心得:2012你看了沒?

圖片
最近常聽人說:「你看過了2012電影了沒?」 有些人說「我看過了,也沒什麼,不會比明天過後(MOVIE: AFTER TOMORROW)來得好看,特效也不怎麼好。」 而有些人說:「很好看啊!還真擔心有一天我們真的會面臨那樣的世界末日。」 不管如何的眾說紛紜,這是一部災難片,講述我們的地球即將毀滅。2012後,世界末日即將到來。這是真的嗎?很多媒體都紛紛討論這波世界末日的話題。 無論如何,我仍然感到好奇,也找了時間親自到訪電影去看個究竟。 電影的特效震撼了我: 也許近幾年來,關於世界末日、天災的電影頻頻上映。特效對於我們這些觀眾已經開始習慣了。災難片就是那樣的畫面:地殼斷層、海嘯、下暴風雨、變天、人類逃亡的驚悚畫面等。還有怎麼樣的畫面才會讓大家覺得很震撼呢? 我曾經也看過《明天過後》的災難片,也許忘了裡面的畫面有如何的震撼,但是對於2012的電影內容裡,卻很寫實的呈現在我的眼中。也許只是特效做成的畫面,但我卻覺得這應該就是「預測真實」的現象。也許真的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地殼崩裂、高速公路斷橋、高樓大廈在我面前倒塌等。 電影往往是社會現實的建構。我相信地球有一天也會這樣「從沒有變成現在的有,從現在的有又歸於未來的沒有」。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生態與環境,地球也會有重新變動的時候。 內容具有很多的議題: 也許很多人到電影院去觀賞這部片子,大都是想看看它的電影特效如何精彩。對於我卻很投入的進入電影裡面的每一個角色,看看導演想說什麼。如果我們人類真的面臨世界末日的最後關頭,每一個角色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與行動呢。 果然,我發現了很多的社會現實議題被呈現在這部電影裡面。也許是巧合、也許是虛構,也許是我個人的解讀。即使還沒真正面臨世界末日,但我發現導演很想從這部電影中帶出一些議題讓大家作思考。這裡面我發現了有「全世界人種的問題、權利與錢力的自私、拍中國人的馬屁、貶低一些人種、讚頌一些弱勢等等。其議題分享如下: 印度人雖窮,但知識與智慧是高尚的: 電影中是誰發現了地球生病了?是一位印度的地質學家,他是電影主角的好朋友。電影男主角也是一位地質學家,是美國黑人。因為印度人的發現,告訴了美國黑人,就這樣開始了整部電影的高潮。 由於天災即將到來,「白宮會如何整頓與策劃人類遷移逃難的計畫」是整個故事的脈絡。因此,這位印度籍地質學家的專業與知識一直都是地球何時毀滅的主要依據。美國黑人朋友原本也想趕快...

我為什麼活著?

圖片
最近租了一部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讓我感觸良多。 當人生倒過來生活會是怎麼樣的感受呢?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但是導演David Fincher卻導出了這樣的一個奇幻故事:班傑明一生的故事。看看班傑明是如何從幼小的心靈與蒼老的外表生活到年長的心境與幼小的外表之一生。 這個故事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卻隱含著發人省思的人生哲學。我們活在世界上是為了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長得不一樣,卻是否想過自己的使命又是什麼呢? 「有些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註定要成為藝術家;有些人就是註定要成為偉大的母親;有些人就是能勇敢的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段話來自電影的最後。我卻因此而感動了。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注定成為什麼樣的人呢?我還沒有答案。 班傑明童年時沒有美好的童年;老年時沒有完美的晚年,但是他知道他的寶貴黃金時間則是青春與中年的時候。活著就是不要留白;不要受傳統模式、家庭責任與其他束縛來浪費自己的生命,尋求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才是重點。他尋找自己的真愛、他履行了自己生存的使命感、他快樂地遨遊全世界。他接觸不同的人、接觸不同的語言文化,他把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無數的精采,因為他活著。 我的童年回想起來也沒有什麼值得回味的地方,因為我來自一個貧窮的家庭。但是我能肯定的是我的青少年生活的確很充實、很快樂,因為我很勇敢地在異鄉一個人生活者,我得到了生命中最大的啟發,我也知道我未來要如何的努力。 班傑明的故事也是我的借鏡,告訴我人生該如何思考下去。我現在正年輕更應該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體會一般人不曾想過的快樂。滿足自己的渴望是多麼的喜悅啊! 我不想像一些人還沒活到30就已經結婚生子了;我不想因為離開了校園生活就注定為一份工作每天壓力全身;我不想跟著傳統的生活模式:畢業…工作…成家…養家…等死的生活。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去看、世界上還有很多精采的生活等待我去體驗。我隨時會離開這個世界,為什麼要白白的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呢?

常說Yes,做最好的自己

圖片
你今天YES了嗎?從今天起,我每天都會Yes著生活。 《沒問題先生》(Yes man!)告訴我,在平日的生活中要經常對自己說Yes!這樣就會有好運降臨,生活也會更精采。 的確,經常對自己說No的人,會讓自己失去很多好的機會以及好的心情。為什麼不說Yes呢?很多事看開一點,嘗試做不同的挑戰,必定有不一樣的驚喜。Just do it做了再說。很多事往往就是在樂觀與快樂的時候行事與完成,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Spontaneous 是我在這部電影裡面學到的一個字,而且它也要開始成為我生活中的座右銘。『隨性』就是我未來的生活哲學。生活隨性一點,突然有感而發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會讓自己更快樂。守著太多的生活條例將會讓自己變得更寂寞更憂鬱。我不是呆板的人,我其實是一個很隨性的人喔。 Yes 我會做得更好!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等著我去做。我必須做得更好,也要用不一樣的想法與態度去把它們完成。Yes,我的人生將展開新的樂章,追求更多的快樂。Yes, 我將會更快樂! 沒問題先生也告訴了我,不要在不理性的時候說Yes,這時將可能會造成其他的困擾。Yes,不是在麻醉自己來尋求快樂的,而是要讓自己心中的任何期待與想法勇敢地付出於行動。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且沒有未來。Yes,我也將會更聰明喔。

懂得購物才有樂趣

圖片
這天我到了淡水的二輪戲院看了一部電影《購物狂得異想世界》(shopaholic)。感覺到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購物的確很令人快樂。當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勇敢的買下他的時候,這種剎那間快感,真的讓人興奮。 我曾經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每當到了百貨市場或是大賣場,物架上的商品自然就會向我打招呼,「來ㄚ!跟我做朋友吧,我會帶給你快樂的,快把我帶回家。」可是,我卻發現經常在衝動之後,我便會漸漸後悔,其實我用不著它、越看它越覺得也不怎麼樣的喜歡,然後擱置一旁。 還好我沒有使用信用卡,這也是能讓我省錢的地方。我相信如果我有了這樣的一張東西,我會更加受不了誘惑,買了更多自己沒有必要的東西。為什麼前幾年台灣的卡債大部分都是年輕族群,因為這些族群往往抵抗不了那些流行商品的誘惑。 在這個消費時代,往往最笨的還是我們。總認為流行的東西能帶給自己自信與快樂,這有點是自己欺騙自己的乙種虛榮心。但是消費文化就是如此,這些的魔咒大都來自廣告的誘惑以及朋友的慫恿。非常讓人討厭、也非常讓人崇拜。 我承認我的衣櫃裡買了很多的衣服,有一半以上的都穿不到。不是變小了,就是不合時宜,又或者是當時看到櫥窗擺放時覺得很好看,但是穿在自己身上後也並不然,這樣的情況都是在衝動的情緒下買下來的。這些衣服有些還蠻貴的。如果拿去資源回收還真的有點浪費。 3C產品也是我經常會去選購的東西。這些產品日新月異,真的很難抗拒它們每次升級後的功能是多麼的新穎、多麼的吸引人。我往往都會因為廣告的告知然後趕緊找機會光顧這些新產品。 還好我知道我的錢包少了很多鈔票去買這些東西,也只好看看,等存夠了相當的錢才會考慮購買。對於電子產品我卻有了另外的一種想法,我認為這些東西即使淘汰不用了,也是三幾年後的事情,之後我都會把它送給我的家人或朋友。這些東西就不致於浪費,同時還能帶給別人快樂呢。 購物是一種樂趣,但是不懂得節制與自律就會變成一種負擔與傷害。購物的確可以讓我心情變好,我現在的購物哲學就是:即使要購物,就從最便宜的東西尋找最好的寶物,這樣鐵定更有挑戰性也更好玩。即不花太多錢,用壞了還可以買新的,這樣也就可以增加多一點買東西的樂趣,少一點經濟的壓力與浪費的煩惱了。

「送行者」一個刻畫尊敬生命的故事

圖片
這天我乘坐飛機回返台北,我的心是多麼的沉重,多麼的憂傷。在機上慶幸有了個人小電視可看,這部電影卻讓我哭了半個小時。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近奧斯卡榮獲最佳外語片的日本電影,我遲遲沒有機會在台北觀賞,就在這次的行程中我終於目睹了,一場感人肺腑的情結與故事,讓我哽咽不已。 禮儀師喚起我對每一分行業的尊敬 的確,說到「禮儀師」,也許名稱真得很好聽,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從事的一份職業。有些人會覺得很髒;有些人會絕得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從劇中的大提琴家轉換成一位殯葬禮儀師的身份來看,這的確是需要勇氣與全新的想法才能做到的。 片中的男主角的角色,讓我開始對任何一種行業都表示敬意。社會上就是有很多的行業,一般人都不會去做的,但是它卻是一種「天職」,給於某些人的一種使命。我們要表達尊重,表達對各種行業人士的敬意。 職業不一定要依照常規才是正常的 其實,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正常的?其實很難界定。想想:必須要尋找像一般上班族,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正常的嗎?還是,不要找會讓別人唾棄或鄙視的工作才是好的嗎? 從這部影片看來,尋找自己心裡的那個工作應該就是對的了。也許這就是影片裡有談到的「天職」。也許就是某些行業真的屬於自己,也許和別人的上班時間與作息不同,但也許這樣的工作卻是自己勝任愉快的。 工作不是只為了賺個薪水而已,快樂與滿足、有價值與意義也是很重要的。雖然我現在仍然在社會漂泊,也希望真的有一天我也能尋找到屬於我自己的工作職務,發揮我的所長,也要做得有意義。 生命到了最後一刻也要完美 禮儀師的工作就是希望把往生者打扮得漂漂亮亮地送他們最後一程。這個工作是值得尊敬的。此刻,也讓我體會到,不管這些往生者是我們的家人還是週遭的人。為他畫上最後一顆的美妝,也是希望能讓他能美麗的走完這一條人生路。反觀,繼續生存的我們是否也曾這樣的對待自己,讓自己美麗的過人生呢? 為什麼只有當親人走了的那一刻才會覺得婉惜 這部電影出現了很多的往生者公祭的畫面,旁邊的親人往往這個時候才會覺得婉惜。平時沒有好好看看身邊親人的雙眼、容貌,卻偏偏到了最後的那刻才知道後悔,平日沒有好好的珍惜。這邊讓我想到我半年前過世的奶奶。 奶奶一直陪伴我和我弟弟們一起成長,但是兄弟幾乎都對奶奶很兇。當我離開家鄉出國深造工作後,我幾乎和奶奶生活的時間漸漸沒有了。10年後,當我在異鄉聽到奶奶的逝世消息時,我並沒有多大...

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觀後心得

圖片
一場「Who wants to be millionaire?」節目,可以被改編成一部電影真是厲害。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印度的孟買。一個年輕人從小到大的故事。 男主角Jamal年輕人是一位在電信中心倒茶水的員工。一次參加一場百萬大贏家的問答比賽,最後真的成為了百萬大贏家。這樣的事情讓許許多多人震驚,更讓主辦這個節目的製作人(兼主持人)感到意外與不解。由於他是一位來自貧民窟的孩子,在益智問答的比賽中不可能每道問題都能回答的,但是Jamal做到了。 節目主持人為了不讓這個小夥子那麼輕易就奪掉這個百萬獎金,便找了警察把他抓走,企圖讓他失去參賽資格,懷疑他使用作弊的行為獲得每道問題的正確答案。就因為如此,Jamal的故事就在警察局裡慢慢展開。 為什麼一個來自貧民窟的小夥子能答對每道問題呢?這跟他的成長過程有關。Jamal生長在貧民窟,自小母親被印度宗教抗爭給殺害,只好和叛逆又頑皮的哥哥相依為命。因那次的宗教戰爭也認識了一位女孩名叫Jatika。Jamal很尊敬大哥,也很保護Jatika。但是偏偏大哥就是心腸很壞,三翻五次傷害Jatica,讓弟弟非常的痛心。他們三人就這樣相互牽連著難以解釋的克難關係,許許多多逃難的故事隨之發生,內容錯綜複雜。最後因為Jamal是因為要尋找遇難中的Jatika而參加百萬大贏家節目,而並非為了贏取獎金。 正巧百萬大贏家節目所問的問題都和Jamal小時後發生的種種事情有關,如: 小時熱愛的偶像、上課的課文、宗教戰爭、被壞人抓去當乞丐的經歷等。這些問題都剛好和他的過去有著密切關係,就這樣也難怪他每題都能答得出來。 感言 導演就是這樣把Jamal參賽的所有問題的答案背後做了這樣的聯想與發展,透過印度歷史的故事詮釋著整部電影。讓我覺得很意外也很敬佩。難怪這部電影在全球影獎都得到不少好評與獎項,聽說最近還被選為奧斯卡最新外語片的入圍影片呢。 馬來西亞什麼時候會拍一部有國際好評的電影? 雖然影片裡面看到了印度的貧窮、歷史、文化以及孩子們的不幸,但是卻看到了印度電影的進步,也看到印度電影在全世界的知名度。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馬來西亞成長時經常看到的印度電影,使得我心中懷念不已。想想什麼時候馬來西亞也能拍出一部好電影在國際上發表呢?從事影視的我,如果也能為大馬派一部國際電影,這也是我的心願。因為我開始發現我很懷念我的家鄉、我生長的地方。

海角7號開創了台灣的新電影之路

圖片
很難得看到一部真的屬於臺灣人的本土電影《海角7號》。很感動,很開心。真的打破了那種很「俗」的台灣電影之刻版印象。這部海角7號真的帶出了台灣的文化與特色之美,人文溫馨與可愛的感覺。藉由台灣人與日本戀人的愛情故事、南部恆春部落的小市民故事,帶出了台灣人的努力、到地人的可愛,以及台灣的美。 導演--魏德聖,是位很努力的新導演。他就住在我家的樓上。他的這部海角7號,的確讓全台灣的民眾拍手叫好,真的是一部讓人能看得懂的本土象徵性電影。 加油,加油。為台灣的電影事業加油。這也讓我更喜歡這塊土地的人文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