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發現馬六甲」標籤的文章

4. 馬六甲僅剩最後一間傳統的珠繡鞋

圖片
馬六甲的「峇峇與娘惹」文化帶給了當地許許多多的文化遺產。傳統的娘惹「珠繡鞋」也幾乎很少見。座落在古老式建築物的某一間商店裡,整齊的排滿了手工縫製的傳統「珠繡鞋」。然而這裡可說是馬六甲最後一間可以買到道地珠繡鞋的商店了。 這間店的老闆娘是當地的華裔,姓郭。據她表示,這些珠繡鞋原本都是住在馬六甲的娘惹們的傳統手工藝。隨著時代的變遷,新一代的娘惹們也不在繼承這些工藝,因此,要看到非常典型及傳統的珠繡鞋是非常的罕見。在店面的這些珠繡鞋,都是郭老闆娘的作品。雖然她不是娘惹,但是由於小時候經常和老娘惹們學習這們手藝,就在今日她也不斷地希望繼續延續這樣的傳統藝品---「珠繡鞋」。 所謂的「珠繡鞋」,就是在傳統的娘惹鞋子上繡上了豐富繽紛的珠子,這些五顏六色的小珠子透過了花樣的縫繡,創造出許許多多傳統的娘惹文化圖騰。郭阿姨用他的雙眼一顆顆的把珠子仔仔細細地繡上;然後再把它們做成一雙雙的鞋子。在店內擺放出來的珠繡鞋,每雙都是郭阿姨的傑作。價格從馬幣150元起跳。 一雙珠繡鞋的製作過程不容易。從繡珠到製鞋縫鞋,幾乎會花上一天的時間。郭阿姨一雙一雙的親手製作。除了為了繼續發揚與推廣娘惹的傳統珠繡鞋之藝品之外,也為了滿足那些珠繡鞋的老客戶。這群老客戶大多數來自新加坡,其次是本地人及外國旅客。 許多新加坡的女性也喜歡這些珠繡鞋,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加坡媽媽奶奶們陸續來請郭阿姨特別縫製新的珠繡鞋。有些國外旅客還特別來訂製,不管是傳統的珠繡鞋,或是更古老的「三寸金蓮」,都成為旅客們的手禮贈品。 在郭阿姨的店面是一棟傳統式早期福建風格的老式建築。我們除了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的娘惹服裝及鞋子擺放在店裡的展售,進入了第二進的門口,我們便發現郭阿姨的工作室。 地上除了佈滿了之前縫繡好的珠繡花樣,另一邊卻是一些未完成的鞋具及皮件等。等待著郭阿姨一雙一雙的消磨、粘沾,以及縫製。郭阿姨沒有請員工協助製作。每當門外迎來了新的客人,便要放下手邊的工作前去招待。看她一進一出的,真是忙壞了。 郭阿姨的先生獨自一人在天井底下協助車剪鞋子的皮件。唯一的兒子也只會在冷氣房裡負責網路的行銷工作。看來如果郭阿姨如果沒有任何學徒的話,恐怕這樣的傳統珠繡鞋,將可能會在馬六甲消失了。 為了歡慶今年的母親節,我也特別為媽媽定製了一雙珠繡鞋,依造媽媽腳的尺寸,就可以馬上製作一雙精美的珠繡鞋。

3. 新加坡華語連續劇「小娘惹」

圖片
2008年,瘋迷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一部華語連續劇「小娘惹」,在這幾年也開啟了我對「馬六甲文化」的熱愛。 這是一部由新加坡傳媒機構所製作,據說耗資龐大,拍攝一部以馬六甲為背景,述說「峇峇與娘惹」大家族的生活故事。從這部連續劇裡,不僅能讓大部分的華人社會更能了解峇峇與娘惹的文化典故,也讓許多人對於馬六甲這群少數民族的歷史與發展更據了解。 所謂「峇峇與娘惹」是明朝後期,大陸華人遷移至馬六甲後,與當地的馬來族通婚後所繁衍的後代。這群華馬混種的族群,男生稱為「峇峇」;女生稱為「娘惹」。由於結合了兩種民族的文化混合,就形成了一種特別的文化。 「小娘惹」這部連續劇,述說一個連續三代母女在大家庭裡遭受欺凌的悲慘生活故事。以一個女主角為故事脈絡,反映當時女性不平等的封建社會;大家庭的恩怨情仇,以及後代女性是如何爭取自己地位的故事。 用文字很難一一說出劇中最精彩的細節。這部連續劇雖然已經有數年的歷史,它的熱潮在新加坡仍然沒有推燒。據了解這部連續劇後來在中國幾個省也掀起了探索峇峇文化的風潮。在這期間馬六甲這個地區突然也掀起了觀光熱。除此之外,「小娘惹」也對我的影響卻意義深遠。因為這部戲劇的緣故,我除了對峇峇與娘惹文化充滿了熱愛與探究,對於馬六甲更有著一股難以形容的感情。 由於台灣電視看不到這部連續劇的播出,前年我便從新加坡買了這部連續劇回到台北,仔細的觀賞每一集的故事內容。每當觀賞這部連續劇我都會哭一次。不是為了女主角的故事感動與同情而哭;就是受到故事中的文化與風俗讓我懷念起了家鄉。原來,我小時候生長的地方都充斥著峇峇與娘惹文化的薰陶。不管是吃的美食:娘惹糕、娘惹菜、希米露;還是使用的餐具與服飾等等,都是峇峇與娘惹的傳統文化。 由於這部連續劇的內容扣人心弦,我也推薦給台北的好友們觀賞這部「小娘惹」。朋友們都有同樣的心得與感受,對這種早期東南亞的少數華人移民社會也有了些認識與了解。有一位交通大學的某某教授朋友,透過了我的分享與介紹,也決定去研究這群早期東南亞華人移民的相關議題。 「小娘惹」不僅推動了我去認識馬六甲與峇峇文化,隨之它也影響了我今年度的一部紀錄片作品----「台北迪化街」。這個部分未來再和朋友們分享其中的關係。 「一種珍貴的族群文化,如果不懂得保留與傳承供給後代子孫去認識,很快地它將會被社會給遺忘或消失。」

2. 找個好住宿,準備遨遊馬六甲

圖片
要先遨遊馬六甲,當然需要有一個好的住宿地方。我推薦在馬六甲唐人老街附近的一家住宿旅館「HOTEL PURI」。這間旅館據了解是來自新加坡的峇峇與娘惹家族所經營的。(峇峇與娘惹後代有些已經流落在新加坡、檳城、以及其他地方) 這間旅館不僅保留了很多的古建築文物與構造;更遺留著很多的峇峇與娘惹的文物器皿。走進大廳我們會看到福建式的古老建築,閣樓間的四方型天窗;建築物的古老窗戶,以及三進式的房屋空間等等。第一進作為接待旅客的大廳;第二進是接待櫃台與樓梯口;第三進則是文物空間以及餐廳空間等。 樓下已經仿佛是一個小小的博物館;樓上的空間當然也已經被改成一間間舒適的旅館客房。每間客房都是雙人房,適合海外旅客使用。簡單大方的室內裝潢,牆壁上掛著峇峇與娘惹的圖騰與藝術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四方型的天窗,四方的天口,旁邊圍繞著高高的老式窗戶。窗戶下還遺留了早期的壁畫圖騰。 這間老房子和台灣迪化街的老房子的構造相似,保留了很多華人的歷史痕跡。在這裡我們仿佛來到了前輩們的生活棲息地。看到早期貴族家庭們的生活用品:如峇峇與娘惹們的生活餐具、梳妝台、燈飾等等。 在這間飯店裡,讓我更驚豔的是飯店的中廳,名為「迎燕廳」。這裡有很多燕子在這裡築巢。很難想像這群雁子竟然能和來往住宿的人類共存生活。聽說這個迎燕廳有著傳奇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被新加坡電視連續劇「小娘惹」所記載。 這部「小娘惹」也是使我前來拜訪馬六甲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了這部連續劇,喚起我對峇峇與娘惹文化的熱愛與好奇。

1. 馬六甲探尋 「峇峇與娘惹」

圖片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一個重要旅遊景點。這裡不僅可以看到早期曾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日本等殖民時期後的建築文物,同時也能發現奇特的文化遺產「峇峇與娘惹」。馬六甲保留了很多的歷史故事;在這裡也生活著一群馬來西亞特有的文化族群。已經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的馬六甲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將帶著大家一探究竟。 許多海外華人也許對「馬六甲」這個地方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有機會一探馬六甲早期的華人移民的故事,了解當地的峇峇與娘惹文化,就會發現其中的華人與當地馬來文化的結合是多麼的特別與傳奇。 分享我到馬六甲漫步遨遊與探索其中的峇峇與娘惹文化;去看看早期中國遷入的華人與當地馬來族群如何在馬六甲這個地方繁衍後代。了解這群在馬來西亞的少數族群的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