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綠化主義」標籤的文章

環保日讓您有何啟發?

4月22日是「地球日」,它是否又給了您一些什麼樣的啟示呢? 對我來說,雖然沒什麼感覺,但是卻看到很多新聞媒體,會在這天大肆報導關於環境保護、愛護地球等相關的新聞專題。這些內容幾乎是老調重談,又或者是用新的角度來詮釋環保的概念。 記得我大學時候參加社區的慈濟環保志工活動時,曾經向一群慈濟師兄師姐們分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自己的活菩薩經常為社區,以及為各個地區收集寶特瓶、報紙、以及資源回收等,大家都有一份愛地球的心,真是值得鼓勵。 我們那些經常跟隨著回收車或從事環保工作的志工們,大部分都是年長者或退休的朋友,大家一同前來回收那些被眾人丟棄的垃圾,一起走遍大街小巷尋找可以使用的再生資源。 我這時便想到,這些被丟棄的垃圾來自於社會的進步,由於工業化的社會帶來了人們的方便;在方便之虞卻讓人類不斷丟棄許多的垃圾。試想想:這些東西又是從何而來的?很簡單,就是從那些正在大工廠不斷地製造產品的人。那些人也就是我們年長者的孩子們,他們也許在大陸地區,或其他生產國從事生產的行業,不斷地生產人類的方便、不斷地製造那些不能被地球所消耗的化學產品,導致環境受到破壞、地球受到傷害。」 我這段話的意味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當老志工們在努力回收垃圾時,他們的孩子卻在另外一邊製造那些即將變成惱人的垃圾。這樣的循環也將持續不斷地循環著。「我們的孩子製造垃圾,而我們卻幫他不斷地回收」。 如果這些專業的孩子們,有著環保的概念去從事生產的工作,讓他們的產品不至於破壞大自然,那麼最後的結果則會讓人安慰。倘若像一些黑心製造商只為了賺錢而不斷地製造那些會破壞環境的產品,我想即使他們的全家大小即使都出來當志工回收垃圾,恐怕永遠都收不完,而且還有些罪惡感吧。 「環保的行動」其實是需要大家來努力的,各國政府則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我們必須從教育做起,從小灌輸未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未來當他們在從事為社會服務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價值觀。我們的環保工作才能永續經營。 那麼現在那些還不懂得環保概念的人們又該如何是好呢?我覺得政府與企業界也必須合作,灌輸工業生產者一些環保與再生資源的概念。把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再循環、讓大地少一點負擔。此外也可以在工廠生產時,避免生產會破壞大自然的產品,以免造成極大的傷害。 「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提倡與行動環保運動,我都希望這些履行與承諾不只是一個口號而已,要真正做到愛自己也愛...

朋友,你把愛傳出去了嗎?

(Captured frm Movie: Pay it Forward) 續之前的電影《讓愛傳出去》。我覺得我已經做到了影片中所談到的行動,而且也經常在做。雖然不會期待別人也和我一樣的做大愛,但是我能繼續幫助我身邊的人,讓大家開心的生活,我就很滿足了。 電影裡的小男主角,分享的「分享愛」的模式,和社會上的傳銷模式雷同。就是讓一個人的力量建立在其他幾個人的身上,然後讓其他人也協助一起散播愛的種子。愛人與助人的價值觀不就是這樣傳開的。當大家都懂得幫助別人時,社會上就少一份憂鬱、世界上就少一分鬥爭。 有句老話說,幫助別人請別期待別人的會報。的確,如果抱著自己給別人一分錢,也要別人回饋一分錢的話,我想這樣的幫忙會很不開心,也會喪失了助人的樂趣。但是我認為,老天爺會眷顧那些經常幫助人的人,因為善友善報,只是時機未到。 我曾經就感受到「善有善報」的經驗。曾經我加入了慈濟,受到了宗教的洗禮,了解到每日ㄧ善的道理。做好事不要尋求回報,只要用心做好事,發好願,說好話,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很快樂。的確,當我幫助了一個人,這個人自然能夠感受到我的熱心,他也會把這樣的愛心去幫助另外一個人...。我就曾經遇過,有一天我有需要幫忙時,某人來幫助我,而這個人之前也是受到他的好友幫助,而他的好友卻是我曾經幫助過的人。這樣的循環證明了一點就是,多幫助別人時,有一天其他人也會用同樣的愛心來幫助你。 助人為樂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即使當下幫不上什麼大忙,我想受助的人也會心懷感恩。幫助別人可以認識很多朋友,心裡也會覺得自己活著很有價值喔。

我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

(影片來源:Movie - Pay it forward) 是否想過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呢?的確,我年少時想過,但是現在已經忘記了。 我最近回顧了一部美國電影《讓愛傳出去》,裡面就有一個問題:試想出一個能夠設法改變世界的想法。我現在真的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我能為這個世界和社會做些什麼? 當年讀大學時,希望畢業後能在新聞媒體從是伸張正義的工作,但是實際上的社會並不是想像的如此簡單。有時我們想做的,社會環境並不會輕易給你機會,但是我相信透過意念與堅持,總有一天我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透過我的工作來為社會與國家做出建設性的貢獻。 我活著不是就這樣白白的活著,我不能只為自己生活,我也希望能為世界做出一點事,同時創造我的價值。最起碼當我往生之年,還有一點價值存在。 我的理想很簡單,就是透過新聞媒體的力量,透過我的價值觀與希望,讓自己住的國家能夠更進步,人民生活更富足;進而呼籲世界和平,理性的共存著。也許有人會說我在幻想,很不切實際。回頭看看現在的社會亂象,每個人都想變好,但是有誰能有權力和勇氣敢站出來扶持與傳送正面的理念呢?顯然的,每個人都想生活得更好,但是卻不敢付諸行動。只好認命的活著、只願能夠三餐溫飽就好了。 年少時,也許我不懂真正社會的現實。總認為大學畢業後就能用自己的抱負與理想為社會做點事。但是,現今的社會是資本主義的,有錢人才有權力談民主和自由,有地位的人才有機會管理別人的生活。反之,有些社會弱勢的民眾也只好跟隨著上面人士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社會的混亂來自於人權與金錢衝突而產生的。當這個社會被那些沒有正面價值觀,卻有著聲勢財力的人;只為自己卻不顧別人的人所掌控,這個社會就不能安寧。 我希望人民想要生活富足平安,唯一的條件就是建立正確的生存價值觀,正確的知識,以及個人的素養。這樣才會校正人類的生活模式、行為與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