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馬六甲僅剩最後一間傳統的珠繡鞋

馬六甲的「峇峇與娘惹」文化帶給了當地許許多多的文化遺產。傳統的娘惹「珠繡鞋」也幾乎很少見。座落在古老式建築物的某一間商店裡,整齊的排滿了手工縫製的傳統「珠繡鞋」。然而這裡可說是馬六甲最後一間可以買到道地珠繡鞋的商店了。

這間店的老闆娘是當地的華裔,姓郭。據她表示,這些珠繡鞋原本都是住在馬六甲的娘惹們的傳統手工藝。隨著時代的變遷,新一代的娘惹們也不在繼承這些工藝,因此,要看到非常典型及傳統的珠繡鞋是非常的罕見。在店面的這些珠繡鞋,都是郭老闆娘的作品。雖然她不是娘惹,但是由於小時候經常和老娘惹們學習這們手藝,就在今日她也不斷地希望繼續延續這樣的傳統藝品---「珠繡鞋」。

所謂的「珠繡鞋」,就是在傳統的娘惹鞋子上繡上了豐富繽紛的珠子,這些五顏六色的小珠子透過了花樣的縫繡,創造出許許多多傳統的娘惹文化圖騰。郭阿姨用他的雙眼一顆顆的把珠子仔仔細細地繡上;然後再把它們做成一雙雙的鞋子。在店內擺放出來的珠繡鞋,每雙都是郭阿姨的傑作。價格從馬幣150元起跳。

一雙珠繡鞋的製作過程不容易。從繡珠到製鞋縫鞋,幾乎會花上一天的時間。郭阿姨一雙一雙的親手製作。除了為了繼續發揚與推廣娘惹的傳統珠繡鞋之藝品之外,也為了滿足那些珠繡鞋的老客戶。這群老客戶大多數來自新加坡,其次是本地人及外國旅客。

許多新加坡的女性也喜歡這些珠繡鞋,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加坡媽媽奶奶們陸續來請郭阿姨特別縫製新的珠繡鞋。有些國外旅客還特別來訂製,不管是傳統的珠繡鞋,或是更古老的「三寸金蓮」,都成為旅客們的手禮贈品。

在郭阿姨的店面是一棟傳統式早期福建風格的老式建築。我們除了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的娘惹服裝及鞋子擺放在店裡的展售,進入了第二進的門口,我們便發現郭阿姨的工作室。

地上除了佈滿了之前縫繡好的珠繡花樣,另一邊卻是一些未完成的鞋具及皮件等。等待著郭阿姨一雙一雙的消磨、粘沾,以及縫製。郭阿姨沒有請員工協助製作。每當門外迎來了新的客人,便要放下手邊的工作前去招待。看她一進一出的,真是忙壞了。

郭阿姨的先生獨自一人在天井底下協助車剪鞋子的皮件。唯一的兒子也只會在冷氣房裡負責網路的行銷工作。看來如果郭阿姨如果沒有任何學徒的話,恐怕這樣的傳統珠繡鞋,將可能會在馬六甲消失了。

為了歡慶今年的母親節,我也特別為媽媽定製了一雙珠繡鞋,依造媽媽腳的尺寸,就可以馬上製作一雙精美的珠繡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Skagen一個我很愛的手錶

我的小卡被我救活了

小布的香港探索之旅(Part 3)--香港夜景